【諾亞方舟下的咖啡館】救恩之光裡的梨子咖啡館

△梨子咖啡館位在基督救恩之光教會的樓下,內部空間挑高兩層樓,舒服明亮讓人很喜歡待在這裡
梨子的創辦人【梨妃】
從大學的時候就開始醞釀著開咖啡店的藍圖
畢業後前往澳洲學習烘焙,回國後竟然在家鄉的豐原開起了咖啡館
名字選用梨和日文的結合(原來不是真的想要用水果的梨子唷>w<)
梨子咖啡從1999年開始至今,慢慢茁壯成長到現在已經開了五間店,真的是讓夢想逐步踏實的好範本阿!




△從很多小地方都能感受到梨子咖啡館想要營造出的幸福氣氛

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梨子咖啡館與基督教會的結合
在梨子咖啡有種平靜與舒適的感覺,裡面會默默的自然散發出一種氣質,卻沒有太過商業的味道
加上挑高又寬敞的空間感
一種超級浪費的坪效設計,卻是將顧客的舒適度提升到最高
在這裡點杯咖啡,坐在軟軟的沙發上,看著外面的太陽光,享受寧靜的午後
有點時尚、有點設計、有點溫暖、有點幸福!!





△這個小座位其實我很想坐,不過前面的桌子擺著很多雜誌給大家拿,我不好意思霸佔這裡





梨子咖啡能夠如此身得我心
除了他們的明亮與舒適度,同時在中科店、進化店都結合了教會與咖啡館
偏偏我最愛教堂建築與咖啡店阿!!這叫魚與熊掌都可兼得!!
這樣怎麼能叫Malu不愛他們是吧!
而既然Malu是衝著基督救恩之光而來,當然也要介紹一下這個主體建築的設計囉



救恩之光教會是知名建築師廖偉立的作品
從他的手稿就能看出設計的原型是以諾亞方舟的故事為發想
整體建築的形態就是諾亞方舟停靠在山頂上的樣子
所以教會本身就是屋頂那座方舟,而山則是以簡單的光影建築去設計
說到這個部份,Malu在欣賞的過程中會連想到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
這種大量以清水混凝土去建構的單純建材,透過開洞與特定角度的窗來讓光影成為建築裡面自然的主角
而我最喜歡的建築概念
則是在救恩之光教會裡面,將室內到室外的中介空間與移動距離拉長
讓人們走進主堂的這段路程能夠逐漸沈澱心靈,真的是一個很棒的設計哩


這棟耗資七千五百萬的建築物,儼然成為了台中北區的新地標建築
就像埔里的紙教堂一樣
它要扮演了一個社區的溝通角色,從外觀看來像是一個巨大的量體石碑
沈穩的立在這邊記錄歷史的演變,成為城市文化的記憶與象徵!


可惜這次Malu來的時間不巧,沒能參觀教會的內部
一般的時間似乎都可以參觀,但星期天的下午偏偏不行阿!
下次Malu一定要抽空來記錄一下基督救恩之光教會的主堂和內部的設計~
當然,也要來梨子咖啡館品嚐一下咖啡囉!
【台中咖啡地圖情報】
【中★台中】呼嚕咖啡
【中★台中】目覺咖啡
【中★台中】目覺二店
【中★台中】Yestoday
【中★台中】BAFA
【中★台中】日和三一
【中★台中】日嚐小食
【中★台中】INO Cafe
【中★台中】陽和咖啡
【中★台中】磨時間咖啡
-
654
- 0
